这几天,日本的媒体曝了个猛料,说是采访了一个叫吉原俊井的人。这哥们可不简单,以前在美国国防部当过政策顾问,现在在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当研究员,妥妥的华盛顿圈内人。他说,特朗普政府马上要搞一份新的“国防战略委员会报告”,里头的话可就直白多了。
核心意思就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一个:彻底撕下“战略模糊”的遮羞布,明明白白地告诉全世界,美国要把阻止中国统一台湾,当成头等大事来办。 报告里不仅会要求美国自己在中国方向加强军事部署,还可能把各种军事干预方案都写进去。比如说,一旦我们这边真的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,美军就可能直接下场动手。
这话要是放在十年前,那绝对是石破天惊。可现在是2025年9月,咱们听着,心里就一个感觉:哦,终于不装了?
要知道,以前美国那套“与台湾关系法”,加上历届总统的表态,都跟打哑谜似的。问他大陆动武会不会出兵,他总是那句“我们会严重关切”、“我们有能力应对”,就是不说个准话。这就是他们玩了几十年的“战略模糊”,好处是两头通吃,既能给台湾画个大饼吊着,又不至于彻底激怒大陆,把自己逼到墙角。
现在为啥不玩了?特朗普觉得这套不管用了。
其实早在去年11月,美国的兰德智库就发过一个报告,那里面就已经把剧本的草稿给写出来了。兰德怎么说?他们建议,真到了那一步,美国要尽量避免核战争,主打常规战。怎么打呢?就是搞大规模空袭和远程精确打击,他们还发明一个词,叫“成本施加”策略。
说白了,就是用导弹和飞机,专门挑我们一些重要的战略目标下手,比如大型港口、关键的核设施等等。他们的算盘是,只要把我们打疼了,打得我们觉得这统一的成本太高,高到承受不起,我们自己就会收手。
你看,这思路跟吉原俊井说的,是不是一脉相承?从智库吹风,到前官员爆料,再到马上要出台的官方报告,这套组合拳的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:通过极限施压和清晰的武力威慑,吓阻中国的统一进程。
那问题就来了,美国人为什么突然这么着急,非要把底牌亮出来?
这事儿,还得从特朗普自己身上找原因。他这第二次上台,快一年了,当初竞选时吹的牛,实现了几个?俄乌那边,他说能24小时搞定,现在还打着;以色列和加沙,烂摊子一个,他也插不上手。他发起的关税战,没让美国制造业回流多少,反而把自己和全世界都搞得不痛快。
里子没挣到,面子也丢了不少。原来的欧洲盟友,现在看他眼神都不太对了。这么一套操作下来,用“拉跨”两个字形容,真是一点都不过分。内政外交都拿不出亮眼成绩,那怎么办?找个最能煽动情绪、最能体现“强硬”的靶子来打,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。 而这个靶子,自然就是我们。
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,就是美国人自己也心虚了。他们心里清楚,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飞速发展,尤其是我们前些年阅兵亮出的那些“大国重器”,那种“秀肌肉”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,让五角大楼明白,现在的中国,早就不吃“战略模糊”那一套了。你含含糊糊,我们可能就当你默认了。所以,他们觉得必须把话说死,把红线画得更粗,才能维持住所谓的“现状”。
说白了,美国就是觉得,再不来点硬的,就真压不住了。
可他们想玩硬的,我们就得接着吗?就在吉原俊井的话被媒体报道出来的两天后,9月25号,我们商务部网站上,一则公告悄然挂出,干净利落,直截了当。
萨罗尼克科技公司、爱尔康公司、国际海洋工程公司,这三家美国企业,被列入了中国的“不可靠实体清单”。 措施也很简单粗暴:第一,禁止跟中国做任何进出口生意;第二,禁止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。
这一拳打出去,看着只是三家公司,但打得非常讲究,可以说是“稳、准、狠”。
我们来看看这三家公司是干嘛的。萨罗尼克科技,搞无人水面舰艇的,就是那种在海面上跑的智能无人船,海军和各种海上执法力量都用得上。爱尔康公司,主业是高通量卫星宽带和空地、空天互联,这玩意儿平时民航商业用,战时就是军队的通信、指挥和数据链中枢。国际海洋工程公司,更厉害了,长期给美国海军的潜艇救援项目提供支持,还在研发自主水下航行器,也就是水下无人潜航器。
发现共同点了吗?这三家公司,都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造飞机大炮的军火巨头,但他们提供的技术和产品,全都是现代信息化、智能化海战体系里,最关键的“神经末梢”和“隐形杀手”。 无人系统、卫星通信、水下潜航,这些都是未来战争的胜负手。
我们把这几家公司拉进黑名单,传递的信号非常清晰:你不是要跟我搞军事摊牌吗?那好,我就先从你这套新作战体系的供应链下手,精准打击你的薄弱环节。 你想用高科技武器围堵我,我就先釜底抽薪,让你那些提供关键技术的小兄弟们尝尝失去中国市场的滋味。
这一记反手重拳,打得有理有据,而且后劲十足。
当然,光有经济反制还不够,真正的底气,还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硬实力。就在美方还在为新战略报告造势的时候,我们这边的好消息是一个接一个。
前两天,万众瞩目的福建舰,完成了又一项历史性的测试。歼-35隐身舰载战斗机,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上,第一次成功弹射起飞。 紧接着,歼-15T电子战机和空警-600预警机也顺利完成了测试。整个过程系统稳定,数据显示完美。
这几个“第一次”意味着什么?它意味着中国航母编队,从此拥有了与世界最顶级航母编队相抗衡的空中作战能力。隐身战机负责踹门,电子战机负责干扰,预警机负责指挥,一个完整的、强大的现代化航母空中联队已经成型。
很多朋友可能会说,美国有十几个航母战斗群,我们才三个,打起来不吃亏吗?
这就要看战场在哪里了。在台海,这个我们家门口的地方,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。台湾海峡水浅,礁石多,大型航母战斗群一旦进来,就是个活靶子。它那庞大的身躯,在我们的陆基、海基、空基反舰导弹面前,几乎无所遁形。一波高超音速导弹的饱和攻击下来,它最好的选择,就是赶紧掉头,撤到第二岛链以外去。
说到高超音速导弹,这已经成了让美军最头疼的噩梦。我们的东风-21D、东风-26,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,被外界称为“航母杀手”。而海军的鹰击-21舰载高超音速导弹,速度超过5马赫,末端还能蛇形机动,你让美军现在的“标准”系列防空导弹怎么拦?根本防不胜防。
空军这边,歼-20早就已经大批量装备部队,形成了战斗力。现在,歼-35也成功上舰。这意味着,我们不仅在陆地上,在海洋上空,也拥有了强大的隐身战机编队。现代空战,打的就是信息差,谁能先发现对方,谁就掌握了主动权。隐身战机,就是打破这种平衡的利器。
反观美军,他们的F-35数量虽然多,但维护保养起来出了名的又贵又麻烦,妥善率一直是个问题。平时飞一飞秀肌肉还行,真到了高强度的实战环境下,能不能保证出勤率,得打个大大的问号。
最有意思的是,我们还不用自己说我们有多强,美军自己人就已经开始“吐槽”了
就在9月22号,美国空军协会开了个网络会议。会上,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·肯德尔(梅因克是其姓氏的音译)大吐苦水。他说,现在美国空军最大的问题,就是备战状态实在是太差了,而后勤保障烂得一塌糊涂。 他一边说,一边承认,中国军队应用新技术的速度,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,尤其是在新型战斗机和太空技术方面。
肯德尔原话里,用了“震惊”这个词。他对美国空军因为常年投入不足导致的战备水平下降,以及中国持续快速的创新速度,感到“震惊”。
这话从对手的嘴里说出来,比我们自己说一百遍都有分量。当你的对手都开始公开承认你的实力,甚至为此感到震惊和焦虑时,说明我们的发展,已经实实在在地让他们感到了压力。
所以,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美国那个所谓的“新国防战略”,是不是就清晰多了?
它不是一份充满自信的进攻宣言,更像是一份充满焦虑的防御计划。它亮出獠牙,不是因为它强大到无所畏惧,恰恰是因为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害怕自己过去建立的霸权体系正在松动,所以才要用最强硬的姿态,给自己壮胆,也给小弟们打气。
但历史告诉我们,守成者想靠威胁和恫吓来维持地位,往往是没用的。真正的实力,不是写在纸上的报告,而是弹射起飞的战机,是呼啸而至的导弹,是对手发自内心的“震惊”。
美国想摊牌,我们奉陪。但牌局的规则,已经不是由他一家说了算了。这一记反手重拳,只是个开始。未来的台海,风会继续吹,浪会继续涌,但航向,终将由我们自己决定。
保利配资-软件股票排名-加杠杆炒股平台-短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